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文化 >> 校友风采 >> 正文
水墨写真与人文现实主义—记江苏画院二级美术师姜永安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4
阅读次数:

姜永安,笔名甬厂,196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1990-2007年任教于鲁东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江苏省国画院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作品曾入选第七届、第九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凭借水墨作品《伤逝的肖像:中国慰安妇写真》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荣获铜奖,2015年荣获“傅抱石奖”。作品分别由国家画院、上海美术馆、江苏画刊、刘海粟美术馆、日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收藏。2015年被学校评为“鲁大杰出校友”。

在天津美术馆展出的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作品中,画家姜永安的《伤逝的肖像:中国慰安妇写真》以其触目惊心的形象刻画产生了无可辩驳的情感触动力,引发人们对中国画艺术语言和表现能力的多方思考。作品展现了25位历经岁月沧桑和精神磨砺的中国老人的头像:在强烈的线墨交锋和游走中,干瘪的骨肉、扭曲的皱褶仿佛在诉说一个个即将消逝的故事;凹陷的眼睛神情各异,或深邃、或迷茫、或焦灼,与观看者直面相对,似乎要将所有的生命苦难和盘托出。对画家来说,《伤逝的肖像》不只是若干人物的“二战”受难故事,也不是单纯的绘画语言的个性化实验,而是画家多年来在中国水墨人物创作道路上不懈探索的一次总呈现。这些探索,在形式上的基本特征是围绕水墨语言和肖像表现展开的“水墨写真”,在精神上的特征则是承递现实主义的主流审美价值和以人性表现、文化承载为主旨的人文性。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学院派中国画家,姜永安从工笔到水墨,从没有放弃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孜孜探索。他的多件学生时代的人物习作和后来被画界褒奖的姜氏“古典抒情主义”风格,在严格构造的画面结构和廓形中,任由水痕墨气自由流淌。

早在2006年画家就坦言:“我在寻找,寻往某种心住之处……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个人的痛楚与普遍的芸芸众生连接在一起,同时也把我的逃离与寻觅扩展为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挣脱……”可以说,这种使徒般的虔诚是姜永安水墨写真实践的根本动力。之后的几年中,画家在中国美院攻读“中国画创作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在博士论文中对中国肖像画观念和图像进行了溯本清源的研究,其重要的理论建树就是发现了中国肖像艺术从“象人”到“写真”的转变过程中,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对具体、鲜活的生命体和生命现象的关注,所谓“生人”、“传神”、“气韵”等等概念,无一不是这种精神诉求的生动体现。理论视野为姜永安的绘画实践勾勒了清晰的路线图。在过去的十多年艺术创作中,姜永安始终坚持肖像画创作、高度重视写生、描绘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生命个体,他尤其强调在肖像观看和描绘中实现画家主体情思的介入,在审美主客体互融和对话中超越肖像描绘的个体性,达到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表达。这些努力最典型的例证是他在2013年创作的一系列肖像画如《顾城》《吴昌硕》《老兵》《观画答客问》等等,这些画作不仅揭示了个体人物鲜明的人格特征,还承载了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情愫和命运,当然还渗透了画家本人的情感和态度。

对水墨写真精神的发掘是姜永安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大启示。自2005年开始,特别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姜永安不期而遇地在水墨和肖像之间合流。导师吴宪生的传统水墨人物把姜永安引到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交汇点。相比同时代其他艺术家,姜永安为自己设定的道路更直接、也更深邃:他要在生人面孔的观照描绘中全面实践古典水墨语汇,并重拾六朝乃至先秦的“象人”观念来复活当代肖像水墨写生的生命价值。实际上,上个世纪中国已经有一批艺术家如徐悲鸿、蒋兆和、傅抱石、方增先等等,在水墨人物画道路上做了大量的探索,这些都是姜永安道路的直接参照。然而对他来说,当代水墨必须解决当代课题,新的课题理应从语言转向表现,从水墨转向写真。

在这种理论支持下,姜永安开始了一种新的水墨写真体验。他要做的是在实地观看中把语言和形象的权衡转变为一种画者和被画者、心手和画面形象之间的精神交流,从中酝酿生成个体和社会、情感和生命交汇的文化意象。在《伤逝的肖像》创作过程中,画家搜集了大量的原始肖像素材,对众多老人肖像做了细致的观察和写生实践,无疑,画面上人物面孔之间充盈的动力和情感正是这种水墨写真实践成果的绝好体现。

姜永安的水墨写真道路不经意间触及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命题:现实主义的当代性表现维度。他对人性和文化内核的率真表达为当代国画人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参照。

姜永安的水墨写真无疑包含了“人文关怀”,但他放弃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关怀”,而是采用一种最为直接和平等的两者面对和交融,直达对象的个体人性和生命状态,创造了一种以表现人性和文化精神为宗旨的“人文现实主义”。

在姜永安的绘画实践中,“人文现实主义”的发生意味着对“经典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超越。从本性上看,经典现实主义的气质是现代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以类似社会革命者的角色把眼光投向大众和日常生活,从寻常物中唤起人性的神圣价值。这就是姜永安所定义的水墨写真:“现实即为存在,这是我和我在的时代,我用我的水墨来述诸”。为了这个目标,姜永安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肖像概念,“肖像的本质不是关于一个‘人形’的图式,而是关乎一个具体生命的注视。”显然,在《伤逝的肖像》创作中,艺术家不可能跟逝去的人物现实对话,但那种身心场域的潜入、日常动态的窥探却现实地发生了,绘画过程变成了艺术家借助任何图像和文字资料潜入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命过程中的精神旅程。